1992年夏天,我妈单位来了一个清华大学的实习生,我妈后来经常回忆说,我当时特别粘他,有时间就和他一起玩,在他实习结束回北京的时候我还非常舍不得的哭了。对于这段回忆,其实我已经完全没有印象了,但是不知道是不是被这段经历所影响,一直到高考前,我的理想就是考清华大学。
虽然我在高中各种考试成绩一直保持在班级的前列,几次模拟考的成绩也体现出清华大学并非触不可及,但是由于发挥和标准分规则的关系,我的高考成绩比预想的低了很多,而彼时的我幼稚的认为非清华的大学没有区别,所以转而把目标设定为去北京,为了保证实现这个目标,我选了一个我的高考分数高于它去年录取最高分的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做为第一志愿填报,也顺理成章的被录取。从上大学的第一天起,我就发现自己非常不喜欢这个专业,而大学同学的表现也让我不停的在智商上的优越感和不被理解的苦闷感之间反复切换。
2002年7月,北京林业大学全体师生都在为建校50周年做准备,我也被迫带着羞耻感参加了一些在我看来毫无意义的活动,之后进入了可能是人生第一段迷惘期,觉得做什么都没意义,不去上课,甚至连期末考试都没去考。这个时期,我第一次有了出国的念头,不过回想起来,这时出国的想法根本上还是想逃避不如意的现状。在通过互联网知道同性恋,进而知道熊这个族群之后,还是处男的我迅速被这个新奇有趣又美好的事物所占据,出国的想法也在灯红酒绿下被我抛到了九霄云外。
互联网的出现让我见识到了更大的世界,也让我认清了共产党的本质,几个让我印象深刻事件:
1 2004年9月 一塌糊涂被强行关站
2 2007年9月8日 牛博网上开设的“北京奥运我不支持”博客在开通1个月之后被迫关闭
3 2007年12月 为了给还可以在中国勉强使用的google抹黑,央视伪造了一段采访,称搜到的内容很黄很暴力
这些大事件,加上生活中的各种小事,最晚在2008年,我已经是一个彻底的共产主义的反对者了。不过彼时我倒也没有很强的出国念头,因为这个时候我和2005年开始交往的初恋正处于感情稳定期。即使一个同事2009年就考完N1去了日本,我也就是感慨了一下,然后继续沉迷在恋爱和游戏中。一直到了2011年,在这一年我正式进入了30岁,家里人开始催我结婚,并不停的给我介绍女生进行相亲,其中有一个女生在澳大利亚定居并买了房,介绍人说看对了眼可以让我直接获取澳大利亚国籍。此时的我,正好和初恋分手,在这个相亲对象出现后,虽然很快就说了不可能,不过第二次开始考虑出国。只是很快的第二任bf的出现,让这次考虑也没有持续很久。
2014年5月进入了现在的公司,一个小国企,就开始过着性价比比较高,但是由于工作时常太短,所以收入很低的生活,中间还经历了查出眼睛疾病,进行换角膜手术,之后基本上算是有点躺平了。特别是认识现任之后,生活真可以用惬意,虽然收入还是很小,不过在北京有个自己的房子,有稳定的工作和感情,真是感觉这辈子就这样也好。
2020年初的武汉肺炎的出现改变了一切,自此之后,无论是中国的政府媒体,亦或是身边的同学同事,无数次在言论里透漏出无耻和卑劣,几乎每一天我都在为生活在这样的土地上感觉到羞耻。但是由于政策的关系,我也没有真的想去改变什么,直到2022年的8月,我的一个前同事,和一个圈里的朋友,差不多同时通知我他们要去加拿大,开启移民之路,我才后知后觉,真的要改变还是要行动起来。
不过由于还是有惰性,所以第一步的雅思就拖了好久,9月行动起来,本来打算11月就去考,结果因为感觉没有复习好改至12月,结果又感染上武汉肺炎,找到理由拖到了1月,1月初心想过完年2月再考算了,到了2月其实还没有信心,不过觉得实在没有理由再拖了,于是定了3月9号的考试。其实在考试当天,还一度都想过要放弃,不过考虑到昂贵的退考费,还是硬着头皮去考了,结果拿到了一个还可以的成绩。不过考完试,刚准备正式开始看手续,就又感染了甲流,前后差不多持续了2周,于是又名正言顺的开始拖延了。

不过眼瞧着都已经2023年4月了,时间真的很紧张了。写这个文章总结一下之前的种种,也给自己一个目标:以后每周都要记录为了移民进行的准备行动,让自己没法再找借口拖延了。
就这么开始吧。